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

2014十大電影排行榜

想不到2014年旋即來到尾聲,好像才剛剛和朋友看完賀歲檔期的《金雞sss》,轉眼間,年尾的《飢餓遊戲終極篇:自由幻夢1》都快要落畫了。不同的電影難得地陪伴我渡過了一整年的時間,臨近年尾,我當然要順理成章地把它們記錄下來。

我原意是想把本年度所有看過的電影,都一齣不漏的記錄低作回顧,不過今年有努力地分享電影後觀,亦有不時把一段日子裏看過的作一次性的分享,所以恐怕當中不少電影會重覆,遂打消念頭。不過既然是回顧,我決定成立自己的十大電影排行榜,表楊一下今年出色,而正中我下懷的電影。

第十位. 按我吧!
原來喜劇並不在是青春偶像的專利!電影網羅了四位好戲之人,講述眾主角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單身派對的故事。四位主角雖然年紀老邁,電影的笑料卻沒有受到角色的年紀所限,他們於戲裏面對角色自況的自嘲,笑談人生百談,審視角色之間的友情,拍起來火花與喜劇感十足!

第九位. 按我吧!
教人刮目相看的印度電影,把多年來印度電影的固有形象徹底改頭換面。電影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線,反而是從男女主角僅止於午餐盒及伴隨的信條的相交當中,編寫了一段點到即止的擦身情緣,滋潤了雙方的心靈,也令大家重拾對生活的動力。電影敏銳地捕捉了勞勞碌碌的現代人對現實的無奈,還有倆人對彼此守望相助的情懷的那份美麗而傷感的珍而重之,情感輕描淡寫,為電影注有無與倫比的小清新。

第八位. 按我吧!
一對戀人身患絕症的故事,看似十分俗套,但電影以青春愛情片作包裝,調子卻是出奇地樂觀。男女主角攜手面對不知是褔是禍的日子,苦中作樂的情節教人會心微笑,後期於死亡邊緣共赴患難,亦沒有呼天搶地的生離死別,劇本把悲傷的故事注入滿滿的陽光氣息,笑中有淚更顯真實。

第七位. 按我吧!
這部電影的成功,女主角的角色的塑造實在是致勝的關鍵!電影花了許多時間去刻劃女主角的過去,為她的成魔之路鋪下了豐富的基礎,一方面既加強了故事的娛樂性,同時也保留了童話的魔幻色彩。女主角的演出更加無可剔,後天的特技化妝和造型設計固然錦上添花,但她的舉手投足同樣形神兼備,把黑魔后的冷漠和高傲傳神地演繹出來。

第六位. 按我吧!
看起來像是千篇一律的劫機電影,隨住劇情的推進,方才發現別有洞天!特別是種種的疑點和矛頭統統直指主角,使電影的追看程度極高,還有黑客利用美國嚴密的防衛制度反客為主的情節,結局亦解釋得合情合理,令到懸疑的氣氛貫徹整部電影。美中不足的是男主角再次飾演同類角色,繼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智勇相全以一敵十,令角色的新鮮感稍為減少。

第五位. 按我吧!
有人說電影硬要分拆成上下集很悶,我卻持相反意見。我認為這部上集的文戲處理得很精彩,很多情節例如女主角如何凝聚人民的情緒,以及和Capitol抗爭的強弱對壘,都很有如箭在弦的感覺,各種鋪排都埋下了令人對下集引頸期待的伏線,作為上集的確十分不錯。

第四位. 按我吧!
剛得悉電影於過去的金球獎奪得最佳動畫,實在是實至名歸!電影的故事令人看得津津樂道,視覺效果更是一流,多場的人龍大戰拍起來刺激緊張,把3D效果發揮得活靈活現。尤其是有Cate Blanchett坐陣聲演一角,畫龍點睛!

第三位. 按我吧!
很多人以為這齣電影是人物傳記,因而拒而入場,我實在要為它伸冤啊,這可是如假包換的愛情片呢!懶理電影的情節有否被美化,從愛情片的角度而言,的而且確觸動人心。電影講述主角患上不治之症,女主角多年來的不離不棄,倆人的感情描寫細膩,其中還加入了男主角對宇宙黑洞的研究的成名之路,兩種截然不同的原素相輔相成,十分可觀!當中的愛情線更加功不可沒,兩人的感情轉折順其自然,沒有半點違和感,把「這種戀愛太罕有,不需真正擁有」的道理展現得淋漓盡致,完場時滿地紙巾也是意料中事。

第二位. 按我吧!
電影講述一個葬禮令各散東西的家人再次聚首一堂,引發起一連串啼笑皆非的家庭矛盾,故事不算奇峰突出,但勝在由舞台劇改編,喋喋不休的對白容許一眾演員有發揮的機會,令電影出奇制勝!女主角飾演絕症纏身但依然刻薄毒舌的酗酒八婆,把一個專橫勢利不近人情,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演得絲絲入扣,演技入微得仿如世外高人一樣。這齣電影能夠成為我心水的第二位,女主角的演出居工至偉!

第一位. 按我吧!
這部電影能夠成為我去年最讚賞的電影,相信不難預料吧。電影藉一宗妻子失蹤案去披露人性的不寒而慄,迷離撲朔的案情與線索環環相扣,隨男女主角的底牌逐漸撕破,成功讓觀眾陷入真假難辯的氣氛當中。直至女主角在劇情中段把真相娓娓道來,才恍然大悟原來謎團裏面局中有局,令複雜的案件更添匪夷所思!野心極大的劇本,電影卻處理得有條不紊,把抽絲剝繭的過程交代得一氣呵成,道破了傳媒的危言聳聽,也寫出了婚姻的金玉其外,加上女主角令人倒抽一口涼氣的演出,十大電影之首──除了這齣別無他選!

雖然這個排行榜是來得有點遲,但望大家喜歡,新一年看更多好電影!

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

《罪迷宮》信仰,是羈絆,還是指引?

在過去的聖誕檔期和踏入了的新年檔期當中,我這個電影迷又蠢蠢欲動的出擊,相約了老友記看了很多電影,不過那些電影,就留待日後有空才分享。現在要先介紹的,是不論在美國本土,或是在港上映時都廣受好評的──《罪迷宮》(Prisoners)!由於這齣電影支節甚多,且伏線複雜,我要趁記憶猶新趕緊記錄下來,以免忘記了當中的細節。


《罪迷宮》──劇本氣氛節奏面面俱圓的例子

一套好看的電影要具備甚麼原素?懸疑的劇情,緊張的氣氛,深層的意義,還是出色的演員?個人認為,好看的電影,最重要的是──唔悶!其次,才是上述所提出的要求。你說這樣的想法太膚淺,意義才是電影的靈魂?這當然沒錯。但即使《No Country for Old Men》勇奪奧斯卡Best Picture,抱歉地說我看到一半已經睡著了,那還如何欣賞演員演技,領略背後的意義呢?所以,《罪迷宮》是一出不折不扣的好電影,因為除了能夠兼顧這些條件,更是──唔悶──尤其《罪迷宮》是一出153分鐘的電影。

《罪迷宮》的場景風格,明顯是電影先聲奪人的要決。仰賴電影把背景設定在地廣人稀的Pennsylvania,加上場景往往都是矇矓昏暗的雨天,先入為主地把觀眾囚禁在咄咄迫人的氛圍裡面。氣氛的營造為電影創造了籃子的不安與壓抑,配上撲朔迷離的兒童失踪案,令電影變本加厲地瀰漫濃烈不安與陰鬱,沉重的感覺蔓延全身,證明電影在節奏上的安排絕對是無可挑剔。

有其他影評說,如果縮短電影的時間會更加精彩,我卻持相反意見。因為《罪迷宮》賣的是過程,而最重要的是,《罪迷宮》賣了一份對世界的盼望給觀眾,才是它致勝的原因。我覺在整出窘困的電影中,能夠在結局的時候「施捨」點點的relief,尤其感動──冷冽的深夜裡,當調查人員都離去後,獨留在原地的Jake Gyllenhaal聽到那氣若游絲的口哨聲,仍然堅持心存希望的找尋Hugh Jackman,是多麼觸動人心的一幕。饒有餘韻的結尾,令我們有一個比較舒服的世界觀,不致於墮進情緒低落的深淵,恰到好處。

長達兩個半小時的《罪迷宮》,除了電影的懸疑氣氛外,基本上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情節,但依然做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,不論查案的過程多麼緊繃,歸根究底──它始終是一部善良的電影。

劇本方面,委實可以說是「別出心栽」,因為坊間一般的綁架電影,都總有綁匪致電受害人父母的橋段,但慶幸地說,《罪迷宮》偏偏沒有。這樣一來,令觀眾更坐立不安的懷疑事件的端倪,也同時令電影的來龍去脈,更加變得預料之外。除此之外,劇本把角色刻劃得淋漓盡致,電影中的Hugh Jackman是一個失去女兒的爸爸,僅此而已,簡單的角色設計令劇本更加的人性化,也更具說服力。因為這樣才是一個爸爸合理的表現,而並非像《救參96小時》裡面那個特務上身刀槍不入完全超乎現實的Liam Neeson。

即使劇本接近完美,但還是有些問題我還沒弄清:例如電影中有個角色Bob Taylor極度沉迷於迷宮圖樣,但我不太明白這個角色對劇情有什麼關係,那麼之後又為何突然在警局自殺呢?還有Joy Birch獲救後,為何會指著Hugh Jackman說「You were there...」,差點令我以為又是什麼Hugh Jackman精神分裂自己綁架自己個女的情節(那最後當然不是這回事) 。不過我也只是說說而已,沒有雞蛋挑刺的意思,總括而言──好好睇,誠意推介給大家!

PS. 《罪迷宮》上映時贏得不少影評及票房的肯定,包攬Oscar提名的消息甚囂塵上,但竟然只獲「最佳攝影」提名,好失望!那希望這項提名奪獎吧。


誰是Prisoners?
《罪迷宮》的英文譯名是《Prisoners》──Prisoners,代表眾數,暗喻了囚禁者並非只有一個。那麼在電影裏面,囚犯在哪,囚禁他們的迷宮又在哪?

要數電影中的Prisoners,我們可以立刻聯想到的,是被綁架的兩個小女孩Anna和Joy,她們的失蹤,代表了她們肉體被囚的人。其次是Alex Jones,他被Keller Dover偏執地認定他就是拐帶女兒的罪犯,便一意孤行地把他禁錮。所以不論是Anna、Joy、還是Alex Jones,這些都是在電影裏面實際上被第三者關起來的受害者,因此失去自由,要名副其實的Prisoners。另外,電影集中描述的,是指那些心靈被囚禁的Prisoners。先是Keller Dover,自以為捉拿了兇手,可以套出女兒的所在地,結果心力交瘁徙勞無功。後有Holly Jones失去兒子後意圖向上帝反擊,到最後泥足深陷不能自拔(留待下面【宗教問題】再詳述),同樣淪為Prisoners。

廣泛地說,《罪迷宮》的Prisoners,有實際被關起來的,有內心被囚禁的,有被苦痛纏擾的、有被道德枷鎖桎梏的、有走不出慘痛記憶的,有受到良心責備的.....但每一個Prisoner,都在力竭筋疲地找尋出路。但無可奈何,困在迷宮裏的並不是Prisoners自己,而是在沮喪和無助之下所喪失的本性,以致他們被負面能量主宰,逃不出肅殺的陰霾,萬劫不復,作繭自綁,令他們永遠都走不出這循環不息的迷宮──一個充滿着罪孽的《罪迷宮》。

宗教問題(含劇透!)
《罪迷宮》以聖經裏面的馬太福音作開首,使電影甫開場便奠下了帶有宗教意味的基調。隨之,電影便圍繞著Keller和Franklin兩個基督教家庭,在感恩節聚餐時兩個女兒的消失而開始。馬太福音,基督教家庭,感恩節,這些有關宗教的元素,令整齣電影的框架就已經非常religious了。可是,表面上失蹤女童的故事,原來只是序幕,內裡關於信仰與苦難的探討,才是核心。

我本人是基督徒,中學時期亦選修Religious Studies,但不論是教會,還是學校課堂上的聖經知識,都教導我們遇到逼迫的時候,不要輕易失喪信心,不要因此而抱怨甚至遠離上主,因為天上的阿爸父必會指引我們的道路。我們作為基督徒,應該毫無保留的祈禱,緊緊依靠上帝,交托那些纏累我們腳步的事,更重要的是──省察自己「信仰的根基」是由什麼建構而成。

宣教的說話不多說了,先說回正題。我想說的是,Hugh Jackman在電影中作為一個基督徒,追查女兒下落的方法,到底有否與信仰產生矛盾,簡單來說──對或錯。

正如上述,Keller Dover是一個信徒,在《罪迷宮》裏面多番的祈禱,跟兒子打獵時禱告,女兒失蹤後禱告,面對Alex Jones無可奈何的時候也在禱告。當Keller Dover在軟禁Alex的木箱外背主禱文,讀到「as we forgive those who trespass against us…(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)」的時候,他哽咽,他讀不下去,因為他根本無法原諒在他面前的「犯人」,造成了信仰上和生活上的衝突。聖經要我們原諒别人70個7次,但這不代表只是單單的490次,亦非無限次的意思,因為原諒是不應跟「次數」這個觀念相提並論的。

原諒源於愛,正如上帝赦免我們的罪一樣,所以forgiveness乃是無窮無盡的。在電影中,Keller Dover對Alex Jones就只有討厭、憤怒、憎恨,在缺乏愛的前題下,遂沒有饒恕(「饒恕」好像比「寛恕」來得貼切)的想法。

Keller Dover在危難的時候摒棄了信仰,而選擇相信自己,在信仰的角度仿佛鑄成大錯,但假如在人性方面去探討,Keller Dover作為絕望的父親,面對女兒生死未卜的處境 ,Alex Jones自然成為了唯一僅餘的線索,那麼死命抓緊這株救命草,也實在無可厚非,情有可原。信仰與現實,總要人取捨。

除了Keller Dover,幕後黑手Holly Jones也同樣身陷信仰和宗教的囹圄。兒子因為癌症早逝,促使Holly Jones怪責上帝沒有看顧她們一家,徹底癲覆了她與丈夫的信仰。Holly Jones被極端的思想蒙蔽,從虔誠的信徒變為信仰的敵對者,走上相反的不歸路,孤注一擲對神「開戰」──捉拿鄰近家庭的小孩,以動搖其他家庭對信仰的堅持,作為對上帝的報復,釀成恐怖的連環悲劇。

《罪迷宮》所呈現的,是一個又一個諷刺的故事,因為不論是Keller Dover,還是Holly Jones,他們或她們都曾經是十分虔誠的基督徒。但卻是過份虔誠的關係,以致極端的迷信被破碎後,跌得更痛,傷得更深,與信仰分得更開,有種「愛你變成恨你」的感覺。電影中,Keller Dover和Holly Jones的行為固然殘暴,但背後的苦衷,讓我們看到兩個無力的父母──前者失去女兒,後者失去兒子,更被宗教的羈絆弄得誤入歧途,催毀了個人的核心價值。相信和放棄,不過是一念之差,但一念,名副其實「差之毫釐,謬之千里」。

整體來說,《罪迷宮》無心刻意說教,但成功在沒有影響劇情的發揮的情況下,放置了一些有關信仰和苦難的問題。撇下了宗教的框架的話,電影依然耐看;但若置於宗教層面而言,則留下更多讓人細味思考的信息。


當Hugh Jackman飾演愛女心切的魔父…
我們所看到的電影的男主角,並非Hugh Jackman,而是一個男人──一個憶女成癡喪心病狂人格扭曲心理失衡的男人──Keller Dover。

Keller Dover這個角色,極為對立,是最人性化的,同時也是最冷血的角色。說是有血有肉,是因為女兒Anna突如其來的失蹤,令這名父親歇力尋找人間蒸發的女兒,保護情緒崩潰的妻子,支撐面臨潰散的家庭,可悲得教觀眾憐憫。說是冷酷無情,是因為Keller Dover禁錮了他認定的拐帶者Alex Jones,不惜一切地施以暴力和虐待,希望在拳頭下可以問出女兒的下落。劇本花上了不少鋪陳,去交代Keller Dover這個角色的性格轉變,內心的掙扎和矛盾,令此角的性格特點更加清晰深刻。

Hugh Jackman在《罪迷宮》裏面由頭帶到尾,不但能夠層次分明地交代故事,亦偱序漸進地滲透出Keller Dover的成魔之路,令角色與故事並肩發展。除此之外,Hugh Jackman把人物的焦急、狂放、絕望、憤怒、悲痛欲絕,各種情感上的渲洩,都拿揑得非常準確,讓觀眾最初對這名父親的同情,到後期都演變成不寒而憟。面對如此極端的角色,且角色的描寫細緻,令Hugh Jackman有很大的發揮機會,也造就Keller Dover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!

遇上Jake Gyllenhaal飾演沉默平穩的幹探…
Jake Gyllenhaal近年在選角方面有點心思,包括在《罪迷宮》中的Detective Koli──這個角角有點兒烘托Hugh Jackman的意味,一方面要幫助Hugh Jackman調查案件找回女兒,另一方面又要阻止Hugh Jackman胡作非為的濫用私刑,當中人性的抉擇,Jake Gyllenhaal也收放自如地捕捉了這份神髓。順帶一題,Jake Gyllenhaal對比起《Love and Other Drugs》的時候,整體形象成熟了,花花公子的感覺消失了,也增磅了幾個碼,隔著襯衫也差點掩蓋不了發福的痕跡,不過讓人更有擁抱他的衝動呢(喂喂喂,離題了!)。

在《罪迷宮》中,我們看不到演員間所謂的角力,倒是看到兩位男主角並駕齊驅地互相配合,互相切磋,沒有要把對方壓過去的意思。基本上,戲中飾演母親角色的Maria Bello和Viola Davis,還有嫌疑犯Melissa Leo和Paul Nano均有出色的表現,不過電影主線落在男主角身上,所以我只集中評論他們。

抱歉這篇影評過長,也感謝看到這裏的朋友,感謝你們的耐性!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